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來,大灣區發展取得諸多新進展新成效,為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全球加速演進。在新形勢下,大灣區的發展前景如何?怎樣推動大灣區持續進階?日前,在第12屆金交會上成功舉辦的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廣州峰會上,多位業內資深人士聚焦“全球變局與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主題發表了見解。
李曉:新形勢下大灣區金融發展方向取決于三個轉變
廣州商學院名譽校長、橫琴粵澳深合區智慧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學橫琴金融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李曉表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發展方向取決于三個轉變。第一個轉變,是金融創新與發展從謀求離岸市場建設轉向在岸市場建設。這是基于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與中國財政汲取的歷史路徑依賴做出的判斷。第二個轉變,是以傳統金融業支撐的傳統制造業發展,轉變為現代金融業推動的智能制造業發展。第三個轉變,從前40年大灣區作為對外貿易、產業發展和創新的引領者,轉向未來40年以法治、市場規則和制度改革為核心的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引領者。
林傳輝:利用資本力量加快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廣發證券董事長、總經理林傳輝則認為,廣東可積極把握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機遇,利用資本力量加快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此,他建議可以從以下方面推動:強化資本市場逆周期管理作用。包括利用債券市場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等;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創經濟發展的能級。包括抓緊培育風投創投企業,發揮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的作用等;推動資本市場賦能現代化產業集群建設。包括證券公司助力當地政府精選優質賽道進行深耕,推動新興產業上規模、延鏈條、成集群等;加快落地高水平金融開放。包括要建立更加便捷的一級市場跨境投融資通道,鼓勵境內企業開展對外投資等。
聶林坤: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聶林坤表示,應充分發揮橫琴、前海和南沙三大平臺政策優勢,促進資金要素跨境流通,真正達到建設一流灣區的目的。要支持廣州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推動暢通“創新-創投-創業”良性循環,打造大灣區跨境雙向資本招商平臺,同時要發揮國有資本綜合賦能作用,為產業升級提供雙向賦能。此外,優化政府引導基金管理機制,建立切實可行的容錯機制,提升財政與國有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的能力。他認為,必須要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把握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機遇,發揮本土金融資源優勢,壯大資本市場大灣區板塊,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羅志恒:國內外經濟變局下應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更大價值作用
在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看來,全球經濟的發展從效率模式已轉到安全模式,這導致效率下降和成本上升,同時疊加老齡化、貧富分化和貿易摩擦等問題,全球經濟持續下行,這對于大灣區將產生較大的沖擊。他認為,從國內經濟看,宏觀上總需求不足、微觀上經營主體信心不足。在全球變局和國內經濟形勢承壓下,粵港澳大灣區應該發揮更大的價值作用。要實現大灣區產業協調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提高金融對產業和科技的支持作用;促進公共服務的聯通,增強社保等可攜帶,從過去利用廉價的要素資源滿足全球需要轉到吸引全球人才滿足國內對美好生活和產業升級的需要。
程實: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升級發展有三個可努力的方向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則提出,要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升級,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以大灣區的產業協同增強經濟發展動能,二是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激活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大灣區內部的產業協同方面,有三個方向可以進一步努力:一是在政策協同方面助力打破行政壁壘,為跨境區域合作提供便利;二是在產業融合方面,促進各產業鏈的銜接和協同創新,共同培育戰略型產業和高端制造業;三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進一步增強橫琴、前海、南沙重大平臺的建設,以此為推進器,提升區域內外互聯互通的整體水平。
葉兆佳:大灣區應充分發揮國際金融樞紐作用
針對大灣區如何發揮國際金融樞紐作用,澳門銀行公會主席、澳門立法會議員、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副行長葉兆佳從澳門地區出發提三點建議:一是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合作平臺,可發揮聯通世界的紐帶作用,推進澳門債券市場建設,助力大灣區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二是在深度合作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金融資產交易市場。包括著力于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深化“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擴大中國金融業高水平雙向開放等。三是持續做好頂層設計,由點到面展開三地規則銜接。包括破解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大灣區生產要素便捷流動等。
信息來源:21經濟網